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一次媒体采访中说到了自己的成功动力和诀窍,他说:“一个人的认知,才是最大的竞争力”。
仅仅这几个字,足以看出张一鸣看待事物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觉和思维逻辑。
(资料图片)
张一鸣继续说道:“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它的生产要素都可以构建,比如人、钱、地盘等这些东西都可以获取,但是唯独你对你自己做的这个事情的认知,无法从别处获取,只有你自己对这个事情认知越深,你才有更强的竞争力,这件事情才会越成功,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小视频这一方面,腾讯比抖音做的早,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来说,腾讯在这一方面的市场份额远远不及抖音”。
张一鸣的这一番话语让我突然想起了巴菲特。
巴菲特从年轻时就一直坚守自己的能力圈,在我看来张一鸣说的“认知”就是巴菲特说的“能力圈”。
巴菲特从30岁左右就认识到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企业,股市在短时间内是投票机,但是长时间是称重器。
巴菲特在1989年,投资了大约10亿美元买进了可口可乐股票,买进之后美国股市历经数次的暴跌,但是巴菲特始终没有卖出可口可乐一股的股票,尤其是在美国股市科技股狂潮中,巴菲特始终坚守自己认知内的领域,没有买入一股科技股。
巴菲特说道:“在我的认知领域中,我看不明白电脑,网络科技公司的情形,弄不懂他们的产品,更理不清他们的生产程序,科技行业发展实在太快了,我通过分析他们公司的财报,根本就看不到未来”。
正当所有的机构投资者甚至散户投资者开始嘲笑巴菲特老了被科技淘汰的时候,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开始引爆全球的股票市场,但正是巴菲特坚守自己的能力圈,他成功的避开了这次科技股破灭导致的股市暴跌。
在这次由科技股引发的股灾当中,很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倾家荡产,但是巴菲特却是毫发无损,并且他坚守的可口可乐股票让他的投资收益创出了历史新高,让他的个人财富又一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巴菲特说:“对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他知道什么,而是他不知道什么。做投资不要去碰触自己不知道的领域”。
巴菲特说的这种能力圈完全等同于张一鸣说的自己的认知,所以我觉得张一鸣是中国版的巴菲特。
认知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词汇中,简单的意思就是“知道”,但是来到中国后,认知这个词已经超出了知道的范围,我思来想去后感到认知和“慎独”这个词有点相似。
慎独出自《大学》,但是在王阳明的心学中,认为“慎独”是自己一个人思考时的功夫,对此我非常的赞同。
王阳明的心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
这句话的意思是:戒惧和慎独都只不过是一个功夫,没有遇到事情时你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但是遇到事情的时候你更应当独立思考。
人们如果只知道在人人都懂的地方用功,而不知道在应该独立思考的地方用功,便是作假,就是"见君子而后厌然’。在独立思考的地方下功夫便是诚意的萌芽。
关键词: